阜阳安然心理咨询中心

Fuyang Enron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center

预约电话

18900582028

当前位置: 主页 > 青少年咨询 > 学校适应 >

【阜阳心理咨询中心】暑假激战:手机 vs 青少年,家长如何破局?

编辑: 时间:2025-08-14
   

    暑假来了,孩子们欢呼雀跃,家长们却眉头紧皱,因为一场没有硝烟的 “战争” 又要爆发了 —— 那就是和孩子手机网瘾的较量。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,手机就像一块强力磁石,吸引着青少年的目光,不少家庭一到假期,就频繁上演争夺手机的 “大战”。据相关调查显示,超七成青少年每天使用电子设备超 2 小时,其中近四成沉迷其中,这一数据令人忧心。那么,怎样才能让孩子摆脱手机的 “掌控”,度过一个健康又充实的暑假呢?让我们一起来探寻答案。

  案例直击:手机成瘾的真实模样

  13 岁的轩轩,原本是个活泼开朗、热爱运动的孩子。可自从去年暑假有了自己的手机后,一切都变了。假期里,他每天一睁眼就拿起手机,沉浸在游戏和短视频的世界里,吃饭、睡觉都离不开它。原本约定好每天只玩 1 小时手机,可他常常一玩就是三四个小时,完全控制不住自己。为了玩手机,他甚至偷偷在半夜等父母睡后,躲在被窝里玩到凌晨,第二天则睡到中午才起,作息彻底紊乱。

  开学后,轩轩的成绩一落千丈,课堂上总是昏昏欲睡,注意力无法集中。他变得沉默寡言,不愿和父母交流,也不再主动找小伙伴玩耍,对曾经热爱的篮球也失去了兴趣。父母心急如焚,尝试过没收手机、严厉斥责等方法,但都无济于事,亲子关系也因此变得紧张。轩轩的状态,正是无数沉迷手机青少年的缩影,手机成瘾就像一个无形的杀手,悄然侵蚀着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和美好未来。

  

      深入剖析:是什么让孩子深陷手机泥沼

  1、心理需求未被满足: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时期,他们渴望被关注、被认可,需要情感上的支持和归属感。当在现实生活中,比如家庭里缺乏父母高质量陪伴,学校中因学习压力大、同学关系处理不好等,无法满足这些心理需求时,手机便成了 “避风港”。游戏中的胜利、短视频的点赞评论,能让他们迅速获得成就感和认同感,填补内心的空虚。

  2、手机内容的强大吸引力:如今的手机应用设计深谙心理学原理,游戏的即时奖励机制,如升级、获得稀有道具,不断刺激着孩子的神经;短视频以其短小精悍、内容丰富多样、快速刺激的特点,能瞬间抓住孩子眼球,让他们欲罢不能。这种强大的吸引力,连成年人都难以抵挡,更何况心智尚未成熟的青少年。

  3、社交需求的驱动:在现代社会,线上社交已成为青少年社交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如果孩子不参与线上游戏、聊天,可能会觉得自己与同学脱节,跟不上大家的话题,被群体孤立。为了融入集体,他们不得不投入大量时间在手机社交上。

  

      实用攻略:全方位助力孩子戒网瘾

  1、父母以身作则,做好榜样示范: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,若想孩子少玩手机,家长首先要做到在孩子面前少碰手机。比如,晚上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时,父母放下手机,陪孩子阅读、玩桌游、分享一天的趣事,营造温馨的家庭氛围。而不是一边禁止孩子玩手机,自己却刷手机刷得不亦乐乎。曾有一位家长,为了给孩子树立榜样,带头卸载了手机里的娱乐软件,每天固定时间陪孩子运动、学习。一段时间后,孩子也逐渐减少了对手机的依赖,亲子关系也更加亲密。

  2、制定家庭公约,明确规则界限:召开家庭会议,全家一起制定手机使用的家庭公约,这能让孩子参与到规则制定中,增强他们的自主感和责任感。规定每天孩子使用手机的时长,如 2 小时,明确可以使用的时间段,比如完成作业后的下午 3 - 5 点;同时规定一些禁止使用手机的场景,如吃饭时、睡觉前 1 小时。设立奖惩机制,若孩子遵守规则,可给予周末增加 1 小时手机使用时间、奖励去喜欢的餐厅吃饭等奖励;若违反规则,第二天减少半小时使用时间。有个家庭按照这样的公约执行,孩子从最初的抵触到逐渐适应,最终养成了合理使用手机的习惯。

  3、丰富线下活动,转移孩子注意力:暑假时间充裕,家长可以充分利用这段时间,陪孩子探索丰富多彩的线下活动。鼓励孩子参加体育锻炼,像报个篮球班、游泳班,既能增强体质,又能在运动中释放压力,收获快乐和自信;安排亲子出游,去郊外露营、爬山,领略大自然的美好,拓宽孩子的视野;开展家庭手工制作,如一起做陶艺、拼乐高,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。这些活动不仅能让孩子忘却手机,还能增进亲子关系,让孩子在现实生活中找到更多乐趣和成就感。

  暑假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,也是帮助他们摆脱手机网瘾的黄金时机。希望家长们能重视起来,运用这些方法,与孩子携手战胜手机网瘾,让孩子们度过一个健康、快乐、充实的暑假,拥有更加美好的未来。

  如果以上方法都不能帮你改变孩子的行为习惯,你可以陪孩子一起到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寻求专业的心理疏导帮助。欢迎朋友们在评论区发表你的看法或建议。

  【原创】:朱可然   【阜阳安然心理咨询中心】
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